以“积分制”助推学校文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姜良浩 刘淑清
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文体活动作为其承载方式,往往是保障教职员工精神文化和身心健康权益的具体体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之身心健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学校工会如何开展文体活动的创建,是学校工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我校开展,以“积分制”助推教职工文体建设的实践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积分,顾名思义就是累积相关的分值。积分制是商家常用的一种营销方式,作用是引导、刺激消费者多购物消费。如:商场、超市的购物积分,移动电话使用积分等等。教职工文体活动中的积分制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对教职工文体活动的管理,将教师参加文体活动的质和量通过分值积累作以判断,公正、合理地评价教职工的文体活动的参与度及其效果,以此来激励教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推动教职工群体的身心健康,进而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学校文体活动积分制,我们做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探究:
一、构筑积分量化评价体系,力求积分制度内容民主化
1.了解教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需求。众所周知,教师的社会期望值高、时间紧、工作忙、压力大。一方面,教师们渴望学校工会多开展文体活动,浓厚学校的文化氛围,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工会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活动,教职工们并不领情,甚至以工作忙、压力大为借口不愿参与,参与热情不高,甚至冷落。究其原因,是因为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教职工的人数在不断攀升,人数众多,每个人的年龄阶段、学科特点、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一部分教职工认为学校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缺乏新意和吸引力,照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得参与率低,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校工会也有自己的苦衷。这给开展活动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工会将文体活动分为球类、健身健美类、养生休闲类、音乐舞蹈类、琴棋书画类、艺术摄影类六大类、26个项目的活动,对教职工的文体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详见表1
表1 六大类文体活动调查表
球类
|
健身健美
|
养生休闲
|
音乐舞蹈
|
琴棋书画
|
艺术摄影
|
足球
|
课间操
|
钓鱼
|
诗歌朗诵
|
桥牌
|
集邮
|
篮球
|
游泳
|
女红
|
交谊舞
|
围棋
|
摄影
|
羽毛球
|
登山
|
|
广场舞
|
象棋
|
|
乒乓球
|
太极
|
|
合唱
|
书法
|
|
排球
|
瑜伽
|
|
|
|
|
网球
|
健美操
|
|
|
|
|
|
自行车
|
|
|
|
|
|
徒步
|
|
|
|
|
调查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几个项目是摄影48.7%,羽毛球48.26%、乒乓球47.16、健身38.74%、课间操30.16%、瑜伽27.03%、跳舞22.27%、太极拳21.84、诗歌朗诵占20.6%,篮球18.97%、足球8.91%。传统小球的受众面和参与面普遍较高,健身活动的需求不容小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职工对开展课间操的呼声。根据这一统计结果,工会将这受欢迎、被喜爱的10个项目作为学校的文体活动积分制的首选项目。
2.摸清教职工文体活动的频率和时间。详见图1
图1 教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的频率和时间
结果显示:大部分教职工有持续、比较好的参与文体活动的习惯。一周参加1次问题活动的占46.3%,排在第一位;二周参加一次文体活动的占23.6%一周参加3次问题活动的占12.4%。每次活动时间不定的是54%,超过半数以上,说明教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习惯很好,但活动的持续性有待加强;活动在1—2课时的占36%,二课时以上的占10%。因此学校的文体活动一般在每周1-2课时左右比较合适。
鉴于此学校制定了文体活动积分细则,根据细则制定积分记录表:详见表2
表2 教职工文体活动积分记录表
姓名
|
活动积分
|
|
摄影
|
羽毛球
|
乒乓球
|
健身
|
课间操
|
瑜伽
|
跳舞
|
太极
|
朗诵
|
篮球
|
周(月)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记录表根据时间、节令、活动的内容及时调换。
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积分细则实施程序规范化
以“积分制”为手段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对完善的配套制度作保障。加强工会对积分制文体活动管理体制和组织方法上的探索。
1.建立积分制组织管理体系。这一组织管理体系由学校工会牵头,包括工会委员、工会小组长和学校文体骨干三部分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学校文体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监督管理。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文体活动即有完备的管理制度文件,有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有活动室、阅览室等,为学校教职工职工文体活动开展提供组织和制度建设的保证。
2.创新文体建设的活动模式。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工会会员的增加,大型的文体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学校的文体活动在以校工会为主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俱乐部、兴趣小组的建设,基本实现由工会集中管理到俱乐部自主管理,变工会组织管理为协调服务管理模式。校工会主要负责组织全校性的大型文体活动,俱乐部结合自身特点,在小范围内,灵活机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根据各个人的兴趣爱好,成立若干兴趣小组,将这些小组作为学校教职工文化的基层组织,由各小组自主推荐组长,制订积分细则,组织日常活动。校工会对小组给予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逐步培养起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凝聚合力和向心力,努力将兴趣小组建成教职工文化的一个品牌。
例如:校工会在全校开展课间操活动。采取集体组织、统一时间、分散开展的形式进行,鼓励各单位采取集体组织的形式,就近利用办公室或走廊等空间,在规定时间内自行锻炼。每天上午9点10分,教职工都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走出办公室,做起广播体操,锻炼身体。教职工集体“课间操”,这已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3.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文体活动。2012年学校提出“以体艺特色,促分类发展”的办学目标。2014年学校又提出“办一所有品质的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工会结合这一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时令、节点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把主题定为在“学校特色”上。如元旦系列活动,通过元旦文艺汇演的形式,宣传学校的校风、校训,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九月九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照顾到退休教职工,休闲娱乐活动,突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主题;庆祝教师节、国庆节等活动有诗歌朗诵、书法比赛、歌舞比赛、器乐比赛等,突出庆祝和师德教育的主题。工会还配合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开展活动。比如开展教职工教学竞赛、岗位练兵、课程改革、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展评活动等,来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综合运用积分结果,促进学校文体建设的效能化
积分制是手段,不是目的。积分结果的运用和转化,是促进学校文体活动开展的重要举措。鉴于此,我们在对全校教职工进行积分制考察的基础上,建立教职工文体活动积分记录,定期公布,2012年开始,每年推选到舟山市教育工会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都是在文体活动积分名列前茅者,注重积分结果的有效运用,切实发挥了激励、鞭策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教职工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热情。
2015年10月,我们就参加文体活动对教职工的身心影响做调查,详见图2
图2 文体活动对教职工的身心影响
我校开展的以“积分制”主推学校文体建设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参与文体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使之成为了塑造团队精神,展示正能量精神风貌的活动平台。教职工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热情,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才能融入学校的这些工作,有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目标。在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呈现娱乐休闲效能、情感宣泄效能、审美熏陶效能,不仅带来精神调剂营养,而且能起到团结凝聚力效能作用,促进沟通效能、吸引效能、激励效能等效能的发挥。
当然,实施积分制管理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在制定积分细则的时候,要考虑到教职工在各个方面的特点,照顾到各个层面的教职工,不能让积分表仅仅成为年轻人和有专业特长教职工的“炫耀平台”,应能激励不同层次的教职工在各个方面不断地向前努力和广泛的参与。
,